4种多发性骨髓瘤靶向药治疗方案汇总
一、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来那度胺+硼替佐米
权威癌症研究机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NCI)对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巩固化疗-异体骨髓或外周干细胞移植(来那度胺+硼替佐米)。
巩固化疗-异体骨髓或外周干细胞移植(来那度胺+硼替佐米)治疗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医学证据
许多患者不够年轻或不够健康,无法接受这些强化治疗。已经证明了明确的移植物抗骨髓瘤效应,包括输注供体淋巴细胞后骨髓瘤复发的消退。 [1]
有利的预后特征包括:
a.低肿瘤负荷。
b.移植前的反应性疾病。
c.一线治疗后应用移植。
清髓性ASCT(自体干细胞移植)具有显着的毒性作用(15%–40% 的死亡率),但在少数患者中可能产生有效且可能治愈的移植物抗骨髓瘤作用可能会抵消移植相关的高死亡率。 [1-2] 在一个由60名接受ASCT(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组成的轶事系列,其中 6 名患者在 6 至 12 年之间复发,这表明晚期复发仍会发生在这种巩固治疗中。 [3]
非清髓性方法降低移植相关死亡率伴随着更高的复发风险。 [2] 自引入来那度胺和硼替佐米以来,一项试验探索了供体与无供体比较ASCT与自体SCT和非清髓性异基因SCT的260例未治疗患者的PFS或OS没有差异。[4][证据级别:3iiiA ] 这一结果与两项较早的试验(在引入来那度胺和硼替佐米之前)形成对比,这表明同胞供体可改善PFS和OS。[5,6][证据等级:3iiiA] 鉴于迄今为止缺乏证据表明高危患者在这个新药时代受益于同种异体SCT,因此是否应在临床试验范围之外的一线环境中提供 ASCT仍然存在争议。 [7,8]
六项临床试验比较了接受串联自体移植的患者与自体移植后接受降低强度ASCT的患者的结果。根据 HLA 匹配供体的可用性,将患者分配到后一种治疗。对这些数据的两项荟萃分析表明,尽管接受降低强度ASCT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较高,但OS具有可比性,因为同种异体移植的非复发死亡率增加。[9,10][证据级别:1iiA ]
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异体骨髓或外周干细胞移植(来那度胺联合硼替佐米)
二、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来那度胺或伊沙佐米
权威癌症研究机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NCI)对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维持治疗(来那度胺或伊沙佐米)。
维持治疗(来那度胺或伊沙佐米)治疗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医学证据
一、一项前瞻性随机试验对 460 名已完成诱导治疗和 ASCT 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了比较来那度胺维持治疗与安慰剂治疗。 [1]
1.中位随访时间为 91 个月,来那度胺维持组的中位 OS 为 113.8 个月(95% CI,100.4-未达到),而安慰剂组为 84.1 个月(范围,73.8-106.0 个月;HR,0.61; 95% CI,0.46−0.80;P = .0004).[1][证据水平:1iA ]
2.这意味着来那度胺组的 5 年 OS 率为 76%(95% CI,70%-81%),而安慰剂组为 64%(95% CI,58%-70%)。
二、一项前瞻性随机试验评估了 1,917 名新诊断为接受或不接受移植的患者的来那度胺维持治疗。 [2]
1.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来那度胺的中位 PFS 改善,39 个月(95% CI,36-42)与 20 个月(范围,18-22 个月)相比(HR,0.46;95% CI,0.41-0.53 ; P < .0001),但来那度胺未能显着提高3年OS率,分别为 78.6% (95% CI, 75.6%−81.6%) 和 75.8% (72.4%−79.2%) (HR, 0.87; 95% CI,0.73−1.05;P = .15).[2][证据级别:1iiDiii ]
三、一项荟萃分析包括 1,208 名自体 SCT 后新诊断的患者。 [3]
1.中位随访时间为 79.5 个月,来那度胺维持组未达到OS,而安慰剂或观察组为 86 个月(HR,0.75;95% CI,0.63-0.90,P = .001)。[3] [证据等级:1A ]
四、一项对 7,730 名随机临床试验患者的荟萃分析调查了来那度胺或沙利度胺对新诊断骨髓瘤患者的维持治疗,无论是否进行移植。 [4]
1.免疫调节维持治疗显着改善 PFS(HR,0.62;95% CI,0.57-0.67;P <.001),但未能显着改善 OS(HR,0.93;95% CI,0.85-1.01;P = .082) .[4][证据级别:1iDiii ]
五、一项对 5,073 名随机临床试验患者的荟萃分析调查了新诊断骨髓瘤患者的维持治疗。 [5]
1.来那度胺(加或不加泼尼松)显着改善 PFS(HR,0.47;95% CI,0.39-0.55),但也未能显着改善 OS(HR,0.76;95% CI,0.51-1.16)。[5][水平证据:1iDiii ]
六、一项关于来那度胺维持与美法仑和强的松或美法仑、强的松和来那度胺诱导后不维持的随机前瞻性试验纳入了不适合移植的 65 岁及以上患者。 [6]
1.结果显示,进展率降低了 66%(HR,0.34;P < .001),这意味着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的 EFS 为 31 个月,而维持性来那度胺为 14 个月。[6][证据级别:1iiDi ]
七、一项随机前瞻性试验评估了在诱导治疗后未接受 ASCT 的新诊断骨髓瘤患者的ixazomib(伊沙佐米)维持与不维持。 [7]
1.中位随访41个月,中位 PFS 有利于Ixazomib(伊沙佐米)维持在17.4个月和9.4个月(HR,0.66;95% CI,0.54–0.80,P < .001)。[7][证据级别:1iiDiii ]
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的所有试验和荟萃分析均显示PFS显着改善,而一项试验和一项荟萃分析的OS均在ASCT后得到改善。所有这些试验都显示来那度胺的骨髓增生异常或急性白血病从3%增加到7%,这与来那度胺的其他研究一致。这种增加的风险主要见于以前接触过烷化剂的患者。每天连续使用5至15毫克的剂量,或每月休息 1 周。对于无法接受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的患者,ixazomib(伊沙佐米)是一种合理的替代方案。
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维持治疗(来那度胺或伊沙佐米)
三、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伊沙佐米
权威癌症研究机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NCI)对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维持治疗(蛋白酶体抑制剂(伊沙佐米))。
维持治疗(蛋白酶体抑制剂(伊沙佐米))治疗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医学证据
一、在一项对656名新诊断的患者进行的前瞻性随机试验中,在标准诱导治疗和ASCT后至少出现PR,将Ixazomib(伊沙佐米)(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与安慰剂进行了比较。 [1]
1.中位随访 31 个月,Ixazomib(伊沙佐米)维持改善了中位PFS,分别为 26.5 个月(95% CI,23.7-33.8)和 21.3 个月(18.0-24.7)(HR,0.72;95% CI,0.58-0.89;P = .0023).[1][证据级别:1iDiii ] 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后第二次恶性肿瘤没有增加(两组均为 3%)。
二、在511名既往未接受过治疗且不适合移植且年龄在65岁或以上的患者中,硼替佐米、美法仑、泼尼松、沙利度胺和随后使用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的维持与硼替佐米、美法仑和泼尼松(无维持)的随机比较显示,在诱导和维持期间使用沙利度胺和硼替佐米进行治疗。
1.中位随访47个月,3年PFS率为 55% 对 33% ( P < .01),5 年 OS 率为 59% 对 46% ( P = .04)。[2][证据等级:1iiA ]
2.由于试验设计的原因,尚不清楚改善结果是由于在诱导期间添加沙利度胺还是由于使用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的维持治疗所致。
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维持治疗(蛋白酶体抑制剂伊沙佐米)
四、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地舒单抗
权威癌症研究机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NCI)对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骨髓瘤骨病的治疗-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
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治疗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骨病)医学证据
骨髓瘤骨病是破骨细胞活性增加的结果,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是骨髓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双膦酸盐帕米膦酸盐和唑来膦酸盐最常通过静脉输注使用,但 RANKL单克隆抗体抑制剂地舒单抗皮下给药,也是有效的,尤其是当肾功能不全不能使用双膦酸盐时。 [3,4]
在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中,1,718名新诊断为骨髓瘤且至少有一处记录在案的溶骨性病变的患者接受了唑来膦酸盐或地诺单抗治疗。 [1]
1.与唑来膦酸盐相比,该研究达到了地舒单抗非劣效性的主要终点(HR,0.98;95% CI,0.85-1.14;非劣效性P = .01)。 [1]
2.地舒单抗比双膦酸盐要贵得多,双膦酸盐是通用形式。
与双膦酸盐不同,地舒单抗的可逆作用机制如果停用可能会导致反弹性骨折,尽管对骨髓瘤患者的这种理论上的担忧可能会通过持续维持治疗得到缓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