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伐替尼治疗子宫内膜癌和肾细胞癌治疗方案汇总
一、子宫内膜癌靶向治疗-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
2022年4月3日,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有关子宫内膜癌靶向治疗内容如下:
子宫内膜癌治疗原则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和激素等综合治疗。治疗方案应根据病理诊断和组织学类型,以及患者
的年龄、全身状况、有无生育要求、有无手术禁忌证、有无内科合并症等综合评估以制订治疗方案。手术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除不能耐受手术或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外,都应进行全面的分期手术。对于伴有严重内科并发症、高龄等不宜手术的各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采用放疗和药物治疗。严格遵循各种治疗方法适应证,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强调有计划的、合理的综合治疗,并重视个体化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新型靶向治疗制剂,在基于分子标记物指导的子宫内膜癌二线治疗中显示了抗肿瘤活性。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的、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或错配修复缺陷的内膜癌二线治疗,其单药客观缓解率高达 57.1%,于 2018 年起被 NCCN 指南推荐。研究发现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既往接受系统治疗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其 24 周的总体人群客观缓解率为 38%,其微卫星稳定患者 24 周客观缓解率为 36.2%。基于此结果,2019 年 NCCN 指南推荐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方案用于治疗既往接受系统治疗后病情进展、不适合根治性手术或放疗、非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错配修复缺陷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
二、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透明细胞癌)治疗-帕博丽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
根据2022年4月3日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肾细胞癌诊疗指南》,有关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透明细胞癌)治疗内容如下:
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指肿瘤已突破肾筋膜,伴区域外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包括 TNM 分期为 T4N0~1M0/T1~4N0~1M1 期,临床分期为Ⅳ期的肾细胞癌。以全身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原发灶或转移灶的姑息手术或放疗。
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治疗需全面考虑原发灶及转移灶的情况、肿瘤危险因素评分及患者的体能状况评分,选择恰当的综合治疗方案。
系统治疗
透明细胞为主型肾细胞癌的系统治疗:
透明细胞为主型肾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1)帕博丽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
仑伐替尼是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 VEGFR1(FLT1)、VEGFR2(KDR)、VEGFR3(FLT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1~4、血小板源性的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α、KIT 及 RET,这些激酶除了发挥正常的细胞功能外,还参与到病理血管的生成、肿瘤的生长及进展。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 KEYNOTE581/CLEAR (Study307)纳入 1069 例未经治疗的晚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按 1∶1∶1 比例随机分配接受仑伐替尼(20mg,口服,每天 1 次)+帕博利珠单抗(200mg,静脉滴注,每 3 周 1 次)或仑伐替尼(18mg,口服,每天 1 次)+依维莫司(5mg,口服,每天1 次)或舒尼替尼(50mg,口服,每天 1 次,给药 4 周/停药2 周)。结果显示,与舒尼替尼组相比,仑伐替尼联合帕博丽珠单抗组显著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23.9 vs. 9.2 个月,HR=0.39,95% CI 0.32~0.49,P<0.001);不论患者 PD-L1表达水平,IMDC 风险分层,仑伐替尼联合帕博丽珠单抗均能带来显著的无进展生存时间获益。中位总生存时间均未达到,但与舒尼替尼组相比,仑伐替尼联合帕博丽珠单抗组延长总生存时间(HR=0.66,95% CI 0.49~0.88,P=0.005)。仑伐替尼联合帕博丽珠单抗组有更高的客观缓解率(71.0% vs.36.1%)及更高的完全缓解率(16.1% vs. 4.2%)。≥3 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分别为 71.6%和 58.8%。
三、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透明细胞癌)治疗-仑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
根据2022年4月3日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肾细胞癌诊疗指南》,有关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透明细胞癌)治疗内容如下: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肾细胞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为透明细胞癌,其次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以及集合管癌等少见类型的肾细胞癌。
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指肿瘤已突破肾筋膜,伴区域外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包括 TNM 分期为 T4N0~1M0/T1~4N0~1M1期,临床分期为Ⅳ期的肾细胞癌。以全身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原发灶或转移灶的姑息手术或放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治疗需全面考虑原发灶及转移灶的情况、肿瘤危险因素评分及患者的体能状况评分,选择恰当的综合治疗方案。
透明细胞为主型肾细胞癌的后续治疗
1)仑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
2016 年 Lancet Onco报道仑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二线治疗肾透明细胞癌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153例患者随机接受仑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治疗、仑伐替尼单药治疗和依维莫司单药治疗,联合组与依维莫司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4.6个月和 5.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5个月和15.4个月,仑伐替尼单药组中位生存时间18.4个月。
四、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非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治疗-仑伐替尼+依维莫司
根据2022年4月3日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肾细胞癌诊疗指南》,有关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非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治疗内容如下: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肾细胞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为透明细胞癌,其次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以及集合管癌等少见类型的肾细胞癌。
根据GLOBOCAN2020 全球癌症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肾细胞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14位,低于泌尿系统的前列腺癌及膀胱癌,死亡率居第15位。肾细胞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在男性为 6.1/10 万,女性为 3.2/10 万。
非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的系统治疗
1)仑伐替尼+依维莫司
目前仑伐替尼+依维莫司针对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并不明确,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参考资料:http://www.nhc.gov.cn/wjw/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