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一组主要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迅速,生存时间短,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癌中之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全球和我国恶性肿瘤的前十位。
美国癌症协会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数列男性第10位,女性第9位,在男性和女性肿瘤相关死因中均居于第4位。
2019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列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第10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6位。在男性和女性肿瘤相关死因中居于第6位和第7位。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根据WHO分来,胰腺癌病理分型按照组织起源可分为上皮来源和非上皮来源,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占全部胰腺癌的80%~90%。另外有比较少见的类型,包括粘液性囊腺癌、腺泡细胞癌、腺鳞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及各种混合性肿瘤。
癌前病变是组织的病理性状态,并非是癌,但在其基础上可能会增加组织癌变的几率,进一步发展癌变。胰腺导管上皮的不典型增生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亦是一种癌前病变。
近年来,关于胰腺癌基因突变的研究很多,已经发现携带BRCA1、BRCA2、CDKN2A、TP53、MLH1和ATM等基因突变的个体患胰腺癌风险显著上升。CDKN2A、BRCA1/2、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些胰腺癌与遗传有关。一级亲属有胰腺癌病史者,其患胰腺癌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此外,多种消化系统的遗传性疾病与胰腺癌关系密切,比如Peutz-Jeghers综合征(家族性黏膜皮肤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病)、Lynch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等。
长期吸烟是公认的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吸烟数量与胰腺癌死亡率成正相关,可能与烟草中含有致癌物质有关。戒烟20年后可使患胰腺癌的风险降至与正常人群相当。
如长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长期大量饮用咖啡等,可以通过刺激胰腺分泌,诱发胰腺炎,导致胰腺癌发生风险增加。
尤其是体质指数(BMI )≥35kg/m2时,胰腺癌患病风险增加50%。
一些累及胰腺的慢性疾病会增加胰腺癌的患病风险。
慢性胰腺炎,特别是对于家族性胰腺癌患者,可能成为胰腺癌的诱因。
病史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腺癌的风险也明显增加,但因果关系未明。新近发生糖尿病、年龄>50岁、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胰腺癌起病隐匿,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腰背部痛、消化不良或腹泻等,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相混淆。有的患者早期可无任何的不适,当有明显症状时,已经属于中晚期。
是胰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多数胰腺癌患者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隐痛、钝痛和胀痛等。可逐步发展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中上腹疼痛,或者持续腰背部剧痛,夜间疼痛明显,仰卧时腹痛会加重,而俯卧位、蹲位、弯腰、蜷曲侧卧等姿势,可稍微减轻疼痛。中晚期肿瘤侵及腹腔神经丛可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
表现为皮肤、巩膜变黄,小便深黄,大便呈陶土色,伴皮肤瘙痒,并进行性加重。是胰头癌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新发糖尿病是本病的早期表现,50%的病人确诊胰腺癌时伴有糖尿病。
起病之初即可出现明显的消瘦,体重下降,晚期出现恶病质,患者极度消瘦,呈“皮包骨头,形如骷髅”,贫血、无力,甚至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极度痛苦,全身衰竭。
没有食欲,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有的患者可以出现恶心、呕吐。如果肿瘤压迫十二指肠,还会出现消化道梗阻或出血。
胰腺癌早期一般无明显体征,当疾病进展时,可以出现消瘦、黄疸和上腹压痛等体征。目的是初步了解病人疾病情况。
血液常规及生化检查,以及血糖变化情况。目的是了解病人肝功能及身体状况。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包括糖类抗原19-9 (CA19-9)、癌胚抗原(CEA )和糖类抗原125(CA125)等。目的是可用于胰腺癌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和复发监测。
影像学检查是胰腺癌获得初步诊断和准确分期的重要工具。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
超声检查:是胰腺癌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目的是帮助医生快速了解腹部脏器的情况。
增强三维动态CT薄层扫描:是目前诊断胰腺癌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主要作用是用于胰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分期。
磁共振(MRI ) :MRI不作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主要作用是胰腺病变鉴别诊断困难时,可作为CT增强扫描的有益补充。
胰胆管造影:目的是帮助医生了解胰管和胆管是否阻塞、变窄或扩张。常用的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
目的是显示肿瘤的代谢活性和代谢负荷,评价全身肿瘤负荷。
超声内镜( EUS ) :主要作用是有助于肿瘤分期的判断。
骨扫描:目的是发现骨转移的胰腺癌患者。
组织病理学和(或)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胰腺癌的“金标准”,也就是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方法。目的是确诊胰腺癌。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胰腺癌治疗的基础。临床上多个科室的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部位和大小、侵犯的范围、黄疸水平和肝肾功能情况等,通过多学科的讨论和协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胰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治疗和支持治疗等。
根据胰腺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和远处转移情况,胰腺癌可以分为可切除胰腺癌、可能切除胰腺癌、不可切除胰腺癌,这三种情况所对适用的治疗方式不同。
对于可切除胰腺癌,尽早行根治手术,术后根据病理和患者情况选择辅助治疗。
对于可能切除胰腺癌,可以显给予新辅助治疗(即手术前先给予化疗),再评估能否手术切除。
对于不可切除胰腺癌,可以采取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对于不能耐受放化疗者,可以给予营养支持、缓解疼痛等最佳支持治疗。
晚期患者或手术前后的患者都应该进行化疗。
胰腺癌对化疗不敏感,推荐吉西他滨、氟尿嘧啶类(包括卡培他滨、S1)等单药方案化疗6个月,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可以采取联合化疗方案。
放射治疗是胰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特别是放化疗结合,是局部晚期胰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目前,胰腺癌术后放疗的作用价值尚存争议。
因胰腺癌对放疗的抵抗性较高,同时相邻器官对放射的耐受差,所以调强放疗技术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胰腺癌的治疗,放疗剂量模式也逐渐向高剂量、少分次(大分割放疗)方向改变,这使得胰腺癌的局部控制率、疼痛缓解率以及生存率都获得了改善和提高。
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治愈和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是超过80%的患者因确诊较晚失去根治手术的机会。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是胰腺癌最常用的根治手术,切除范围为包括胰头(包括钩突)、远端胃、十二指肠、上端空肠、胆囊和胆总管,以及相应区域的淋巴结。
根治性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胰体尾癌推荐进行。
全胰切除术:肿瘤较大,范围包括胰头、颈、体时可行全胰切除术。
术后应遵照医嘱定期随访,术后第1年,建议每3个月随访1次;第2~3年,每3~6个月随访1次;之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采取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戒烟酒。40岁以上、短期内出现持续性上腹痛、腹胀、黄疸、食欲减退、消瘦等表现时,尽早就诊,进行胰腺疾病的筛查。胰腺癌手术后患者遵医嘱复查,以尽早发现病情复发。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一旦出现黄疸、腹痛、消瘦等症状尽早就诊。包括:
长期大量吸烟者;
肥胖,BMI≥35kg/㎡;
慢性胰腺炎,特别是家族性胰腺炎患者;
病史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
男性及绝经期后女性;
家族中有多位直系亲属50岁以前患胰腺癌;
遗传性疾病:Peutz-Jeghers综合征(家族性黏膜皮肤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病)、Lynch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等患者;携带BRCA1,BRCA2,CDKN2A,TP53,MLH1和ATM等基因突变的个体。
胰腺癌一旦确诊,即使经过有效的综合干预,生存期也不长,尤其是晚期患者生存期非常短。因此,对于胰腺癌患者,日常护理主要是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患者情绪,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信心,以积极地心态面对疾病。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伴随症状,如出现呕吐、黑便等,提示出现消化道出血,及时就诊。
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药,注意观察疼痛的规律,个体化给药,务求使患者无痛。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注意增加食物的色香味以增进患者食欲,遵医嘱补充胰酶等改善进食。
放化疗结束在家休息的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感染,同时继续按照医嘱给予止吐药物,以减轻放化疗带来的延迟性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