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又称为“结直肠癌”、“肠癌”,是指大肠上皮来源的癌症,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病理类型以腺癌最为常见,极少数为鳞癌。在我国,以直肠癌最为常见,其次是结肠癌(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
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是第三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据WHO癌症研究中心的GLOBOCAN项目估计, 2018年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约为180万,死亡人数约为88万。
大肠癌的发病与年龄、地区、性别等因素有关:
年龄:大肠癌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
性别:结肠癌男女发病率比较接近,而直肠癌以男性多见;
地区:我国大肠癌以直肠癌为主,而欧美国家大肠癌则以结肠癌为主;
生存: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
按组织学分类:
腺癌:为大肠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又可分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
腺鳞癌:少见,肿瘤由鳞癌细胞和腺癌细胞两种细胞构成,主要位于直肠下段和肛管;
未分化癌:癌细胞呈片状或团状,无成熟腺管样结构,细胞排列无规则,预后很差。
大肠癌的发病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低纤维饮食、高脂高蛋白饮食、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包括缺乏钙、硒、钼、抗氧化纤维素A、C、E和β-胡萝卜素)等都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在大肠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100%的会发生癌变。此外,有大肠癌家族史者,大肠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4倍。
亚硝胺及其化合物是导致肠癌最重要的化学致癌物,油煎、烘烤食品中的甲基芳香胺也与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胆汁酸和胆固醇在肠道厌氧菌群的作用下也可形成多种化学致癌物质。
患有溃疡型结肠炎、克罗恩病、大肠腺瘤、直肠息肉的患者,后期患大肠癌的几率也会上升。
烟草是一种更明确的致癌物质,吸烟与大肠腺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此外,肥胖、心理情绪紧张也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患有血吸虫病也被认为是大肠癌的病因之一,尤其慢性血吸虫病患者。
长期处于极轻体力活动有可能会是大肠癌的诱发因素,因体力活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粪便排出,减少肠道和粪便中致癌物质的接触时间。
早期大肠癌可以无明显的症状,患者有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表现,如腹泻、便秘等排便习惯的改变,以及血便、黏液便、粪条变细等大便性状的改变。
直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的改变及大便性状改变。
便血:多由于粪块摩擦癌组织引起出血,出血多为鲜红色。
排便习惯的改变:由于病灶刺激肠粘膜,引起排便反射,表现为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
大便性状:由于癌肿环状生长,导致肠腔缩窄,表现为粪柱变形、变细,甚至肠腔阻塞。
更容易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肛门无排气,无排便。此外,左半结肠癌患者还可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秘、便血、腹泻等不适。
主要临床症状为腹部包块、贫血、消瘦及腹痛。当合并贫血时,出现疲劳、乏力、气短等症状。当患者出现消瘦,说明患者病情往往属于晚期。
是大肠癌常见伴随症状,因长期腹胀、腹痛,导致进食减少及肠道功能减退,引起营养不良,体重明显下降,后期可出现严重消瘦。
大肠癌侵及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相应的临床症状。直肠癌侵及骶神经丛,可导致腰骶部持续疼痛。侵犯前列腺、膀胱,可引起血尿、尿频、尿急。
大肠癌可通过随血液转移至肝脏、肺部、骨等部位,转移至肝脏可出现肝功能受损、黄疸、转移至肺部时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头痛,骨转移部位的疼痛等。
直肠指检:医生将食指头伸进患者的肛门,检查直肠有无肿块。
我国大肠癌中约60%位直肠癌,直肠指诊可发现60%~70%的直肠癌,是简单、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
根据内镜可检查的范围及部位不同分为:肛门镜、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
内镜检查可通过活检获得病理诊断,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现在已成为大肠癌患者术前的常规检查。内镜主要有以下几种:
中晚期大肠癌内镜下表现为结节状或菜花样肿物,或表现为深达肌层的溃疡,部分合并管腔狭窄。
将各种染料喷洒在大肠管腔上后,病灶可与正常黏膜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提高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
超声内镜可以清楚显示大肠癌浸润深度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用于术前分期。
大便隐血试验:是筛查大肠癌最为主要的检查方法。
肿瘤标志物检查:癌胚抗原(CEA)及CA19—9是大肠癌患者需要检测的重要肿瘤标志物,这两种肿瘤指标可以评估病情、检测复发。
免疫组化及基因监测:推荐检测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MSH6、PMS2)表达情况,肿瘤K-ras、N-ras、BRAF基因状态、错配修复缺陷(dMMR)情况以及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可以指导大肠癌患者的用药。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钡餐X线):是目前诊断大肠癌最常用、最经济的检查手段,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可发现早期黏膜表浅病变,以及中晚期大肠癌病变。
CT:是术前判断大肠癌分期的重要方法,可清晰显示大肠癌外侵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判断肿瘤可切除性具有重要意义。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大肠癌病灶以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多与CT检查联合,尤其是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及手术评估。但该检查相对费时、费用也较高。
PET-CT:主要用于大肠癌患者怀疑存在远处转移,但普通CT或MRI检查无阳性发现时,PET-CT可同时显示全身情况,筛查肿瘤转移情况。
大肠癌的治疗应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分期),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期最大幅度地根治肿瘤,提高治愈率。
大肠癌侵犯范围不同,治疗原则也相应不同:
原位癌可在内镜下治疗,效果较好,可达到根治的效果。
早期大肠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部分也可采用内镜治疗达到根治。
中晚期大肠癌,多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即术后辅助应用化疗及靶向治疗、放疗等方法。
对于不能做手术的中晚期大肠癌患者,可采用根据病情选用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以改善患者生存。
复发或者伴远处转移性大肠癌的患者,可以采取化疗或者靶向治疗,部分患者也可采用手术来延长患者的生存,尤其是结肠癌患者。
复发或者转移的直肠癌,则以放化疗或靶向治疗为主,一般不做手术。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大肠癌的药物治疗主要为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
贝伐珠单抗可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的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减少肿瘤组织营养,从而可抑制肿瘤生长;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是转移性大肠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式,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
贝伐珠单抗还可以联合用于大肠癌的降期治疗,使原来不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获得手术机会;
西妥昔单抗推荐用于K-ras、N-ras、BRAF基因野生型患者,它通过对与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结合,阻断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癌细胞的凋亡。
如果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出现腹胀、腹痛、恶性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手术是大肠癌最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早期患者通过手术可获得根治。中晚期患者手术依然非常重要,通过手术把肿瘤取出,再辅助化疗、放疗等手段,可获得较好效果。部分远处转移也应手术治疗,尤其是结肠癌患者。
首先,需要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其次,优化饮食习惯,以高纤维饮食为主,避免高脂肪饮食;
再次,要适当锻炼。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即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并处理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世界卫生组织推荐,45~74岁人群中两年行大便潜血检测;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每5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如果有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型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大肠腺瘤性息肉,最好每1~2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大肠癌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对预后有一定影响。首先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癌症,配合医生治疗。大肠癌患者应该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可以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术后早期阶段。适当增加锻炼,增强免疫力。
进食当以易消化、少渣食物为主,如鸡蛋羹、碎肉末、肠内营养液等,应当保持大便通畅;
造瘘口的护理,是大肠癌患者家庭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及家属应当学习造瘘口的护理、换药、更换引流袋等;
应当营造舒适轻松的家庭环境,重视患者的精神状态,避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给与患者充分的心理安慰。
定期检测血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指标,早期每3个月1次,后期可每半年至一年1次;
胸部、腹部及盆腔CT或MRI,早期每半年1次,共2年,后期可每年1次;
定期行肠镜检查,一般术后3~6个月行肠镜检查1次。后期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行肠镜复查;
PET—CT不是常规推荐的检查项目,较少应用,一般用于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的情况。
关注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如大便带血、性状变细,或者出现便秘、腹胀等情况,应及时复查。体重,是衡量大肠癌患者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如体重短期内下降较多,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