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皮瘤是指起源于间皮细胞的一类疾病,可以发生于胸膜、腹膜、心包等处。本类疾病主要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
按照发生部位的分类:
胸膜间皮瘤是胸膜原发肿瘤,有局限型(多为良性)和弥漫型(都是恶性)之分。其中弥漫型恶性间皮瘤是胸部肿瘤疾病中,治疗后恢复情况比较差的一种。
腹膜间皮瘤指原发于腹膜间皮细胞的肿瘤。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水、腹胀及腹部包块等。
间皮瘤的病因无法一概而论,部分疾病病因明确。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及职业等。
吸烟:烟草汇总很有大量致癌物质,长期吸烟可能会对胸膜肺组织产生刺激,从而造成癌变。
职业因素:经常接触石棉、煤矿粉尘等物质的人员,更容易患胸膜间皮瘤。此外,煤矿工人容易吸入大量粉尘,从而对胸膜产生影响,造成癌变。
间皮瘤是一类疾病,由于涉及疾病种类不同,情况复杂多样。在此仅列出典型症状:
疼痛:部分胸膜间皮瘤可有胸痛的表现,常伴有胸腔积液,无大量胸水者胸痛较为剧烈;腹膜间皮瘤则表现为腹痛。
咳嗽:当间皮瘤压迫肺组织时,会引起刺激性干咳。
气短:当伴有大量胸腔积液时,患者会出现严重气短的表现。
腹部包块:当腹膜间皮瘤生产迅速时,可发现有腹部包块。
询问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以及相关病史,目的是辅助确定病因,辅助诊断。
医生为患者做身体检查,目的是进行初步判断和分类。
血常规检查:目的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以及严重程度。医生通过查看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数量进行判断。
凝血功能:目的是判断患者凝血功能是否正常,评估患者有无出血风险。
血液生化检查:目的是判断患者有无肝肾功能损害及心脏损害,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等。
影像学检查 :目的是检查患者有无胸水、腹水,辅助诊断。
B超检查:目的是判断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性质等,可作为本病的筛查手段,但无法确诊。
CT检查:目的是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早期发现肿瘤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可帮助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
磁共振成像(MRI ) :目的是了解肿瘤的范围和血供情况,可作为B超和CT的补充证据。
目的是确诊间皮瘤的类型。
间皮瘤下属的具体疾病较多,且每种疾病的治疗方式选择不同。但总的来讲,它们的治疗原则是:早诊断、早治疗;手术治疗为主,提高治愈率;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早诊断、早治疗:力争早期手术切除,多可治愈。可通过一系列检查项目,确定患者的具体发病部位及肿瘤性质,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控制疾病发展,避免肿瘤细胞进一步发展、恶变和扩散。
手术治疗为主,提高治愈率:完整的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类疾病的关键核心。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时,应综合考虑肿瘤的部位、大小及患者全身情况等因素。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完整切除胸膜、腹膜或者心包膜的肿瘤组织,能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
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主要包括一般治疗(休息、病情监测、随访、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包括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个性化治疗方案:由于每位患者情况不同,应依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充分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例如对于不能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治疗上应主张进行局部药物灌注,或者全身化疗药物使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培美曲塞,铂类药物等。
间皮瘤的预防方法不可一概而论。但总的预防原则是:避免有害环境因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
对于危险的有毒物品,需要进行严格保管,并做好警示标志。
长期接触有害环境的工作人员,需要穿戴防护衣、帽,佩戴防毒面具。同时,应按时进行体检,如每年体检1次。日常也需要多观察自身情况,如发现本病所描述症状,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规律作息,均衡饮食。
戒烟、限酒。
适量进行身体锻炼。
在院外,间皮瘤患者日常应坚持治疗,在恢复期时请关注以下原则:密切观察病情、定期复查、合理安排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及保持良好心态。
本类疾病有复发可能,如又出现肿块、疼痛等症状时,提示疾病可能复发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和治疗后,需定期至医院复查。由于每一位患者的疾病情况不同,所以复查规律及检查项目请遵从医生建议。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后需要禁食、禁饮6~8小时;待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根据医生要求,可少量摄入流质食物,如饮用水、牛奶、鸡蛋羹、肉粥等。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以及手术创伤后机体蛋白质的消耗,并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力。
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尤其是接受化疗的患者,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时,如恶心、腹泻或呕吐,建议少吃多餐。多吃一些富含钾和镁的食物,如枣、香蕉、海参等。呕吐比较明显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食肠内营养粉以补充能量。
加强营养,均衡饮食。
戒烟戒酒。
积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患者往往因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的心态,影响疾病恢复,需要家人或朋友的正向引导、安抚及陪伴,树立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