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2022年3款靶向药临床用药指南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2021年的统计数据,肾细胞癌(RCC)是最常见的肾癌类型,约占该类肿瘤的90-95%,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7种癌症之一。在美国,每年诊断出约73,750例RCC新病例,其中约有14,830例病人死于该类肿瘤。全球每年诊断出约270,000例新病例,其中有116,000例死亡。在晚期RCC患者中,五年生存率仅为13%。{disease_20}2022年已发布治疗肾癌靶向药临床用药指南1、仑伐替尼(Lenvatinib)制剂与规格:胶囊:4mg、10mg适应证:与依维莫司联用治疗既往接受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失败或进展的晚期肾细胞癌(RCC)。合理用药要点:1.推荐剂量为18mg口服联合依维莫司5mg口服,每天一次。2.避免合并使用强效CYP3A4诱导剂。3.用药过程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肾癌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30%)为腹泻、乏力、骨关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腔炎、高血压等。必要时减量、暂停用药或永久停药。4.减量推荐:需按照18mg→14mg→10mg→8mg的剂量减量。5.严重肾功能损伤和肝功能损伤的患者,仑伐替尼的剂量应改为10mg。6.仑伐替尼应在每天固定时间服用,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均可。如果患者遗漏一次用药且无法在12小时内服用,无需补服,应按常规用药时间进行下一次服药。{info_209}{info_363}{info_455}{info_426}{drug_145}2、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制剂与规格:注射液:40mg(4ml)/瓶、100mg(10ml)/瓶适应证:本品联合伊匹木单抗适用于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IMDC)评分为中高危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合理用药要点:1.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用于IMDC评分为中高危的晚期肾细胞癌的一线治疗基于CheckMate214研究。该治疗方法已获得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获批,推荐临床剂量是纳武利尤单抗3mg/kg每次持续至少60分钟+伊匹木单抗1mg/kg每次持续至少30分钟,每3周一次,连续4次后,改为纳武利尤单抗3mg/kg每2周一次,每次持续至少60分钟。但该适应证尚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考虑使用。2.IMDC评分内容包括:贫血(低于正常值下限)、中性粒细胞升高(高于正常值上限)、血小板升高(高于正常值上限)、KPS评分<80、一线治疗距诊断时间<1年、高钙血症。每项为1分。总分0分为低危人群,1~2分为中危人群,≥3分为高危人群。3.因部分患者使用免疫治疗可能会出现假性进展(治疗最初数月内肿瘤出现短暂性增大或出现新的小病灶,随后肿瘤缩小甚至消失),故只要观察到临床获益,应继续使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至明确疾病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毒性。如果患者临床症状稳定,即使有疾病进展的初步证据,但基于总体临床获益的判断,可考虑继续应用本品治疗,直至证实疾病进展。4.根据个体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暂停给药或停药。不建议增加或减少剂量。5.根据不良反应判断其与药物纳武利尤单抗及伊匹木单抗的相关性。如发生4级或复发性3级,虽然进行治疗调整但仍持续存在2级或3级不良反应,应充分分析引发该不良反应的可能的药物,可能需要永久性停用双抗或纳武利尤单抗或伊匹木单抗。6.老年患者数据有限,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的数据有限。7.轻度肝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没有对中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进行本品的相关研究。8.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可引起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因为不良反应可能在免疫治疗期间或免疫治疗停止后的任何时间发生,应持续进行患者监测。9.对于疑似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应进行充分的评估以确认病因或排除其他病因。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或非糖皮质激素性免疫抑制剂治疗。必要时与相关领域学科进行多学科诊疗。10.在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治疗期间,不可重新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info_381}{info_351}{info_457}{info_427}{drug_147}3、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制剂与规格:注射液:100mg(4ml)/瓶适应证:1.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适用于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一线治疗。2.适用于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治疗。合理用药要点:1.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用于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一线治疗适应证是基于全球Ⅲ期KEYNOTE-426临床研究的结果。帕博利珠单抗通过静脉注射给药200mg固定剂量,每3周一次,每次持续至少30分钟,阿昔替尼5mg,每天两次口服(部分患者进行了剂量滴定)。帕博利珠单抗用于不耐受铂类化疗的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治疗适应证是基于Ⅱ期单臂临床研究KEYNOTE-052的研究结果,该联合方案已获得美国FDA批准,但目前尚未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考虑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二线治疗适应证是基于全球Ⅲ期临床研究KEYNOTE-045的研究结果,该治疗方案已获得美国FDA批准,但目前尚未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考虑使用。2.对于既往靶向治疗失败的晚期肾透明细胞癌,也可以考虑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用于二三线治疗。3.在使用本品之前应避免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本品的药效学活性及疗效。但在本品开始给药后,可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介导性不良反应。4.根据个体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停药,不建议增加或减少剂量。5.根据不良反应判断其与药物的相关性。如发生4级或复发性3级,考虑与帕博利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虽然进行治疗调整但仍持续存在2级或3级不良反应,应永久性停用帕博利珠单抗。有关阿昔替尼的具体用法详见阿昔替尼部分的介绍。6.老年患者(≥65岁)与年轻患者(<65岁)在安全性或有效性上未出现总体的差异,无需在这一人群中进行调整,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的数据有限。7.轻度肝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尚未在中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中进行本品的相关研究。8.帕博利珠单抗可引起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因为不良反应可能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期间或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停止后的任何时间发生,应持续进行患者监测。9.对于疑似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应进行充分的评估以确认病因或排除其他病因。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暂停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或非糖皮质激素性免疫抑制剂治疗。必要时与相关领域学科进行多学科诊疗。10.在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治疗期间,不可重新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info_459}{info_446}{info_352}{info_428}{drug_148}参考资料: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112/0fbf3f04092b4d67be3b3e89040d84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