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妮_艾瑞妮怎么服用
艾瑞妮_艾瑞妮,又被称为吡咯替尼、Pyrotinib、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等,是由恒瑞医药于2018-08-16推出的一款针对转移性乳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肿瘤细胞药物。靶向药物是指被赋予了靶向(Targeting)能力的药物或其制剂。其目的是使药物或其载体能瞄准特定的病变部位,并在目标部位蓄积或释放有效成分。靶向制剂可以使药物在目标局部形成相对较高的浓度,从而在提高药效的同时抑制毒副作用,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伤害。艾瑞妮_艾瑞妮的适应证转移性乳腺癌本品联合卡培他滨,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阳性、既往未接受或接受过曲妥珠单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本品前患者应接受过蒽环类或紫杉类化疗。以上便是关于艾瑞妮_艾瑞妮怎么服用全部内容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想提醒一下大家,艾瑞妮_艾瑞妮的应用必须谨慎,如果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及时通知医生对症治疗。如果您对艾瑞妮_艾瑞妮有其他疑问,可继续关注我们。
吡咯替尼
2022-02-23
吡咯替尼_Pyrotinib怎么服用
吡咯替尼_Pyrotinib能够特异的靶向结合HER2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是属于抑制剂类药物。吡咯替尼_Pyrotinib的问世和普及,对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而言,无疑是带给患者们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希望。吡咯替尼_Pyrotinib的不良反应转移性乳腺癌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用于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最常见( ≥ 20%)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腹泻、呕吐、恶心、口腔黏膜炎)、皮肤反应(手足综合征)、代谢及营养类疾病(食欲下降、低钾血症)、肝胆系统疾病(血胆红素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全身反应(乏力)、血液系统疾病(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嗜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发生率 > 2% 的 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腹泻、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呕吐、皮疹、高甘油三酯血症和 AST 升高。导致中断或停止吡咯替尼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呕吐、ALT 升高和皮疹。吡咯替尼_Pyrotinib的特殊人群妊娠期患者目前尚无吡咯替尼用于妊娠期女性的相关资料。动物试验中观察到对胚胎的毒性。建议育龄女性在接受吡咯替尼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至少 8 周内应采用必要的避孕措施。如在妊娠期间使用吡咯替尼,应告知患者可能对胎儿产生的危害,包括发育障碍和严重畸形。妊娠期间,本品仅在对母亲的潜在益处大于风险时才可以使用。哺乳期患者本品是否经乳汁排泄的动物试验正在进行中,尚不清楚本品是否经人乳汁排泄。因为许多药物都经人乳汁排泄,因此建议哺乳期妇女在接受吡咯替尼治疗期间停止母乳喂养。儿童患者尚缺乏吡咯替尼在 18 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不推荐 18 岁以下患者使用。吡咯替尼_Pyrotinib的贮藏密封,在 25 ℃ 以下干燥处保存。启封后保存不得超过一个月。通过上述信息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吡咯替尼_Pyrotinib怎么服用有了一定的了解。患者若出现任何不舒服或者不适的时候,患者要及时去看医生,避免导致病情恶化。如果想了解吡咯替尼_Pyrotinib价格、吡咯替尼_Pyrotinib报销比例等信息,可继续关注我们最新的发布。
吡咯替尼
2022-02-23
艾瑞妮怎么服用
艾瑞妮,又被称为艾瑞妮、吡咯替尼、Pyrotinib、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等,是由恒瑞医药于2018-08-16推出的一款针对转移性乳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肿瘤细胞药物。艾瑞妮能够特异的靶向结合HER2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艾瑞妮的问世和普及,对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而言,无疑是带给患者们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希望。艾瑞妮的适应证转移性乳腺癌本品联合卡培他滨,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阳性、既往未接受或接受过曲妥珠单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本品前患者应接受过蒽环类或紫杉类化疗。艾瑞妮的作用原理吡咯替尼是不可逆的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显著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1/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ErbB2/HER2),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 5.6 nM、8.1 nM。吡咯替尼可显著抑制 HER2 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乳腺癌、卵巢癌、胃癌肿瘤细胞)生长,IC50 为 1~43 nM。在多种移植瘤裸小鼠模型(乳腺癌、卵巢癌、肺癌)中,吡咯替尼可显著抑制 HER2 因子驱动的肿瘤生长,抑制 HER2 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将肿瘤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 G1 期。艾瑞妮的贮藏密封,在 25 ℃ 以下干燥处保存。启封后保存不得超过一个月。以上便是艾瑞妮怎么服用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提醒患者,若出现身体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如果您对艾瑞妮有其他疑问,如艾瑞妮多久见效、医保报销等相关信息,可继续关注我们。
吡咯替尼
2022-02-23
吡咯替尼怎么服用
靶向药物是指被赋予了靶向(Targeting)能力的药物或其制剂。其目的是使药物或其载体能瞄准特定的病变部位,并在目标部位蓄积或释放有效成分。吡咯替尼能够特异的靶向结合HER2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是属于抑制剂类药物。吡咯替尼的禁忌症已知对吡咯替尼或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吡咯替尼的不良反应转移性乳腺癌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用于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最常见( ≥ 20%)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腹泻、呕吐、恶心、口腔黏膜炎)、皮肤反应(手足综合征)、代谢及营养类疾病(食欲下降、低钾血症)、肝胆系统疾病(血胆红素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全身反应(乏力)、血液系统疾病(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嗜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发生率 > 2% 的 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腹泻、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呕吐、皮疹、高甘油三酯血症和 AST 升高。导致中断或停止吡咯替尼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呕吐、ALT 升高和皮疹。通过吡咯替尼怎么服用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吡咯替尼怎么服用”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服吡咯替尼时,要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服药,如果出现耐受或不良反应,要遵循医嘱对药物剂量进行增加或减少。如果想了解吡咯替尼医保、吡咯替尼说明书是多少等信息,可继续关注我们最新的发布。
吡咯替尼
2022-02-23
马来酸吡咯替尼片说明书
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的作用原理吡咯替尼是不可逆的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显著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1/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ErbB2/HER2),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 5.6 nM、8.1 nM。吡咯替尼可显著抑制 HER2 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乳腺癌、卵巢癌、胃癌肿瘤细胞)生长,IC50 为 1~43 nM。在多种移植瘤裸小鼠模型(乳腺癌、卵巢癌、肺癌)中,吡咯替尼可显著抑制 HER2 因子驱动的肿瘤生长,抑制 HER2 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将肿瘤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 G1 期。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的适应症转移性乳腺癌本品联合卡培他滨,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阳性、既往未接受或接受过曲妥珠单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本品前患者应接受过蒽环类或紫杉类化疗。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的用法用量转移性乳腺癌HER2 检测在使用本品治疗前,应使用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进行 HER2 状态的检测。吡咯替尼仅可用于 HER2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推荐剂量和给药方法吡咯替尼推荐剂量为 400 mg,每日 1 次,餐后 30 分钟内口服,每天同一时间服药。连续服用,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如果患者漏服了某一天的吡咯替尼,不需要补服,下一次按计划服药即可。卡培他滨的推荐剂量为 1000 mg/m2,每日 2 次口服(早晚各 1 次,每日总剂量 2000 mg/m2),在餐后 30 分钟内服用(早上一次与吡咯替尼同服),连续服用 14 天休息 7 天,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有关卡培他滨用药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卡培他滨的药品说明书。治疗用药应持续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的不良反应转移性乳腺癌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用于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最常见( ≥ 20%)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腹泻、呕吐、恶心、口腔黏膜炎)、皮肤反应(手足综合征)、代谢及营养类疾病(食欲下降、低钾血症)、肝胆系统疾病(血胆红素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全身反应(乏力)、血液系统疾病(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嗜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发生率 > 2% 的 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腹泻、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呕吐、皮疹、高甘油三酯血症和 AST 升高。导致中断或停止吡咯替尼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呕吐、ALT 升高和皮疹。马来酸吡咯替尼片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妊娠期患者目前尚无吡咯替尼用于妊娠期女性的相关资料。动物试验中观察到对胚胎的毒性。建议育龄女性在接受吡咯替尼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至少 8 周内应采用必要的避孕措施。如在妊娠期间使用吡咯替尼,应告知患者可能对胎儿产生的危害,包括发育障碍和严重畸形。妊娠期间,本品仅在对母亲的潜在益处大于风险时才可以使用。哺乳期患者本品是否经乳汁排泄的动物试验正在进行中,尚不清楚本品是否经人乳汁排泄。因为许多药物都经人乳汁排泄,因此建议哺乳期妇女在接受吡咯替尼治疗期间停止母乳喂养。儿童患者尚缺乏吡咯替尼在 18 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不推荐 18 岁以下患者使用。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的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目前未进行体内药物相互用药研究。根据体外研究结果,吡咯替尼主要由 CYP3A4 酶代谢,与 CYP3A4 的强诱导剂(例如地塞米松、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利福平、利福布汀、利福喷丁)合并使用时,因可能降低吡咯替尼的系统暴露,潜在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与 CYP3A4 强抑制剂(例如酮康唑、伊曲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茚地那韦、利托那韦、伏立康唑、葡萄柚)合并使用时,因可能增加吡咯替尼的系统暴露,增加患者安全性风险。肝功能不全患者尤其需要警惕吡咯替尼与 CYP3A4 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吡咯替尼对 CYP2C19 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 = 18.52μM),同时使用经 CYP2C19 酶代谢的药物可能会提高该药物的血药浓度。根据本品结构类似药物的研究结果,吡咯替尼是 P-糖蛋白转运底物的可能性较大,抑制 P-糖蛋白的药物可能会增加吡咯替尼的血药浓度。以上是关于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的说明书内容,因为马来酸吡咯替尼片是处方药物,所以患者朋友在使用马来酸吡咯替尼片之前,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马来酸吡咯替尼片治疗,切忌自行用药。
吡咯替尼
2022-02-23
吡咯替尼的说明书
吡咯替尼的适应症转移性乳腺癌本品联合卡培他滨,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阳性、既往未接受或接受过曲妥珠单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本品前患者应接受过蒽环类或紫杉类化疗。吡咯替尼的作用原理吡咯替尼是不可逆的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显著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1/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ErbB2/HER2),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 5.6 nM、8.1 nM。吡咯替尼可显著抑制 HER2 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乳腺癌、卵巢癌、胃癌肿瘤细胞)生长,IC50 为 1~43 nM。在多种移植瘤裸小鼠模型(乳腺癌、卵巢癌、肺癌)中,吡咯替尼可显著抑制 HER2 因子驱动的肿瘤生长,抑制 HER2 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将肿瘤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 G1 期。吡咯替尼的用法用量转移性乳腺癌HER2 检测在使用本品治疗前,应使用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进行 HER2 状态的检测。吡咯替尼仅可用于 HER2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推荐剂量和给药方法吡咯替尼推荐剂量为 400 mg,每日 1 次,餐后 30 分钟内口服,每天同一时间服药。连续服用,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如果患者漏服了某一天的吡咯替尼,不需要补服,下一次按计划服药即可。卡培他滨的推荐剂量为 1000 mg/m2,每日 2 次口服(早晚各 1 次,每日总剂量 2000 mg/m2),在餐后 30 分钟内服用(早上一次与吡咯替尼同服),连续服用 14 天休息 7 天,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有关卡培他滨用药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卡培他滨的药品说明书。治疗用药应持续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吡咯替尼在特殊人群的使用妊娠期患者目前尚无吡咯替尼用于妊娠期女性的相关资料。动物试验中观察到对胚胎的毒性。建议育龄女性在接受吡咯替尼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至少 8 周内应采用必要的避孕措施。如在妊娠期间使用吡咯替尼,应告知患者可能对胎儿产生的危害,包括发育障碍和严重畸形。妊娠期间,本品仅在对母亲的潜在益处大于风险时才可以使用。哺乳期患者本品是否经乳汁排泄的动物试验正在进行中,尚不清楚本品是否经人乳汁排泄。因为许多药物都经人乳汁排泄,因此建议哺乳期妇女在接受吡咯替尼治疗期间停止母乳喂养。儿童患者尚缺乏吡咯替尼在 18 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不推荐 18 岁以下患者使用。吡咯替尼的储存密封,在 25 ℃ 以下干燥处保存。启封后保存不得超过一个月。注意:吡咯替尼属于处方药物,患者使用吡咯替尼治疗之前,请仔细阅读吡咯替尼的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和在主治医生指导下给药,请勿自行用药治疗。
吡咯替尼
2022-02-23
艾瑞妮吡咯替尼说明书
艾瑞妮吡咯替尼的适用证简介吡咯替尼是一款不可逆性HER2/EGFR双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由恒瑞自主研发。2018年8月16日,吡咯替尼获得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吡咯替尼与EGFR、HER2和HER4的胞内激酶区ATP结合位点共价结合,阻止同/异源二聚体形成,不可逆的抑制自身磷酸化,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艾瑞妮吡咯替尼的用法用量转移性乳腺癌HER2 检测在使用本品治疗前,应使用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进行 HER2 状态的检测。吡咯替尼仅可用于 HER2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推荐剂量和给药方法吡咯替尼推荐剂量为 400 mg,每日 1 次,餐后 30 分钟内口服,每天同一时间服药。连续服用,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如果患者漏服了某一天的吡咯替尼,不需要补服,下一次按计划服药即可。卡培他滨的推荐剂量为 1000 mg/m2,每日 2 次口服(早晚各 1 次,每日总剂量 2000 mg/m2),在餐后 30 分钟内服用(早上一次与吡咯替尼同服),连续服用 14 天休息 7 天,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有关卡培他滨用药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卡培他滨的药品说明书。治疗用药应持续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艾瑞妮吡咯替尼的不良反应患者在艾瑞妮吡咯替尼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一些不适症状,这属于艾瑞妮吡咯替尼药物的不良反应,所有的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但并非会发生在所有患者身上。艾瑞妮吡咯替尼部分不良反应会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消失,当治疗中遇到任何不良反应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转移性乳腺癌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用于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最常见( ≥ 20%)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腹泻、呕吐、恶心、口腔黏膜炎)、皮肤反应(手足综合征)、代谢及营养类疾病(食欲下降、低钾血症)、肝胆系统疾病(血胆红素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全身反应(乏力)、血液系统疾病(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嗜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发生率 > 2% 的 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腹泻、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呕吐、皮疹、高甘油三酯血症和 AST 升高。导致中断或停止吡咯替尼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呕吐、ALT 升高和皮疹。
吡咯替尼
2022-02-23
吡咯替尼使用说明书
吡咯替尼使用说明书详情吡咯替尼的作用原理吡咯替尼是不可逆的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显著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1/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ErbB2/HER2),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 5.6 nM、8.1 nM。吡咯替尼可显著抑制 HER2 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乳腺癌、卵巢癌、胃癌肿瘤细胞)生长,IC50 为 1~43 nM。在多种移植瘤裸小鼠模型(乳腺癌、卵巢癌、肺癌)中,吡咯替尼可显著抑制 HER2 因子驱动的肿瘤生长,抑制 HER2 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将肿瘤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 G1 期。吡咯替尼的适应证说明转移性乳腺癌本品联合卡培他滨,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阳性、既往未接受或接受过曲妥珠单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本品前患者应接受过蒽环类或紫杉类化疗。吡咯替尼的使用方法转移性乳腺癌HER2 检测在使用本品治疗前,应使用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进行 HER2 状态的检测。吡咯替尼仅可用于 HER2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推荐剂量和给药方法吡咯替尼推荐剂量为 400 mg,每日 1 次,餐后 30 分钟内口服,每天同一时间服药。连续服用,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如果患者漏服了某一天的吡咯替尼,不需要补服,下一次按计划服药即可。卡培他滨的推荐剂量为 1000 mg/m2,每日 2 次口服(早晚各 1 次,每日总剂量 2000 mg/m2),在餐后 30 分钟内服用(早上一次与吡咯替尼同服),连续服用 14 天休息 7 天,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有关卡培他滨用药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卡培他滨的药品说明书。治疗用药应持续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吡咯替尼使用中注意事项腹泻腹泻是吡咯替尼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腹泻通常持续 2-3 天,经过暂停用药或下调药物剂量以及对症治疗,绝大多数的腹泻可得到控制。治疗期间患者应关注排便性状和频率的变化,发现大便不成形后,尽早开始抗腹泻治疗,可选用洛哌丁胺或蒙脱石散。如出现持续的 3 级腹泻、或 1~2 级腹泻伴并发症(2 级的恶心、呕吐、发热、便血或脱水等)时,患者应立即联系医生并接受治疗上的指导,尽早开始对症治疗。发生腹泻后可根据剂量调整指导原则进行处理。对于治疗期间频繁发生腹泻的患者,应警惕发生严重腹泻的可能。肝脏功能异常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用于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 53.8%(35/65),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包括 AST 和 ALT 升高)、胆红素升高(包括总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升高和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和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以 1~2 级为主,未报告 4 级及以上的肝功能异常。开始吡咯替尼治疗前应检查肝功能,治疗期间至少每 2 个周期(6 周)应监测一次肝功能,包括 ALT、AST、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如有异常,应增加监测频率。如果发现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应中止治疗。中、重度肝功能不全可能面临肝脏毒性风险,不推荐使用。皮肤反应手足综合征(手掌和足底红肿疼痛、水疱或皮疹)是吡咯替尼和卡培他滨的常见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如果发生手足综合征,患者应加强日常皮肤护理,使用润肤霜或润滑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避免压力或摩擦,在医师指导下可使用皮肤外用药对症治疗。需要注意,具有相同作用机制的同类药物已有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个例报道,包括多形红斑、Steven-Johnson 综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如发生 2 级或以上皮肤不良反应,应根据剂量调整指导原则进行处理。血液学II 期研究中,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用于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中性粒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 40.0%(26/65)、32.3%(21/65)和 9.2%(6/65),3 级中性粒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降低发生率分别为 7.7%(5/65)、4.6%(3/65)和 1.5%(1/65)。使用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前应检查血常规,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QT 间期延长I、II 期研究中,吡咯替尼(400 mg QD)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后 14.5%(11/76)乳腺癌患者出现了 QTcF 超过 480 ms 或较基线增加 60 ms。基于目前结果,尚不能对吡咯替尼是否导致 QT 间期延长得出明确结论。同类药物中有报道导致 QT 间期延长的情况。鉴于 QT 间期延长本身的风险且不能排除吡咯替尼引起该效应的可能性,在开始使用吡咯替尼前,应纠正患者的低钾血症、低镁血症或低钙血症。在患者具有下列情况时,应对吡咯替尼的用药过程保持警惕:1.心脏基础疾病或特殊情况: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前期累积高剂量蒽环类治疗;2.先天性长 QT 间期综合征;3.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4.同时使用 2 种或以上的导致 QT 间期延长的药物。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临床试验中未报告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后,LVEF 下降至低于 50% 的情况。目前大量人群长期暴露于吡咯替尼的数据有限。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应进行 LVEF 评估,确认本品治疗前 LVEF 在正常值范围内。在本品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 LVEF,以确保 LVEF 不低于正常值下限。吡咯替尼治疗期间,如发生 LVEF 明显下降,应根据剂量调整指导原则进行处理。
吡咯替尼
2022-02-23
吡咯替尼靶向药说明书
吡咯替尼靶向药适应证转移性乳腺癌本品联合卡培他滨,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阳性、既往未接受或接受过曲妥珠单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本品前患者应接受过蒽环类或紫杉类化疗。吡咯替尼靶向药用法用量转移性乳腺癌HER2 检测在使用本品治疗前,应使用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进行 HER2 状态的检测。吡咯替尼仅可用于 HER2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推荐剂量和给药方法吡咯替尼推荐剂量为 400 mg,每日 1 次,餐后 30 分钟内口服,每天同一时间服药。连续服用,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如果患者漏服了某一天的吡咯替尼,不需要补服,下一次按计划服药即可。卡培他滨的推荐剂量为 1000 mg/m2,每日 2 次口服(早晚各 1 次,每日总剂量 2000 mg/m2),在餐后 30 分钟内服用(早上一次与吡咯替尼同服),连续服用 14 天休息 7 天,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有关卡培他滨用药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卡培他滨的药品说明书。治疗用药应持续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吡咯替尼靶向药作用原理吡咯替尼是不可逆的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显著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1/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ErbB2/HER2),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 5.6 nM、8.1 nM。吡咯替尼可显著抑制 HER2 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乳腺癌、卵巢癌、胃癌肿瘤细胞)生长,IC50 为 1~43 nM。在多种移植瘤裸小鼠模型(乳腺癌、卵巢癌、肺癌)中,吡咯替尼可显著抑制 HER2 因子驱动的肿瘤生长,抑制 HER2 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将肿瘤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 G1 期。吡咯替尼靶向药不良反应转移性乳腺癌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用于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最常见( ≥ 20%)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腹泻、呕吐、恶心、口腔黏膜炎)、皮肤反应(手足综合征)、代谢及营养类疾病(食欲下降、低钾血症)、肝胆系统疾病(血胆红素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全身反应(乏力)、血液系统疾病(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嗜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发生率 > 2% 的 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腹泻、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呕吐、皮疹、高甘油三酯血症和 AST 升高。导致中断或停止吡咯替尼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呕吐、ALT 升高和皮疹。吡咯替尼靶向药属于处方药物,使用吡咯替尼靶向药治疗前,请仔细阅读吡咯替尼靶向药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给药,请勿自行随意使用。
吡咯替尼
2022-02-23
吡咯替尼说明书
吡咯替尼说明书简介吡咯替尼是一款不可逆性HER2/EGFR双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由恒瑞自主研发。2018年8月16日,吡咯替尼获得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吡咯替尼与EGFR、HER2和HER4的胞内激酶区ATP结合位点共价结合,阻止同/异源二聚体形成,不可逆的抑制自身磷酸化,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吡咯替尼的用法用量使用吡咯替尼治疗前,请仔细阅读吡咯替尼说明书并按照吡咯替尼说明书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给药。使用其他任何生物制品替代吡咯替尼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转移性乳腺癌HER2 检测在使用本品治疗前,应使用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进行 HER2 状态的检测。吡咯替尼仅可用于 HER2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推荐剂量和给药方法吡咯替尼推荐剂量为 400 mg,每日 1 次,餐后 30 分钟内口服,每天同一时间服药。连续服用,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如果患者漏服了某一天的吡咯替尼,不需要补服,下一次按计划服药即可。卡培他滨的推荐剂量为 1000 mg/m2,每日 2 次口服(早晚各 1 次,每日总剂量 2000 mg/m2),在餐后 30 分钟内服用(早上一次与吡咯替尼同服),连续服用 14 天休息 7 天,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有关卡培他滨用药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卡培他滨的药品说明书。治疗用药应持续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吡咯替尼的不良反应在吡咯替尼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一些不适症状,这属于药物的不良反应,所有的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但并非会发生在所有患者身上。吡咯替尼的部分不良反应会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消失,当治疗中遇到任何不良反应时,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转移性乳腺癌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用于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最常见( ≥ 20%)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腹泻、呕吐、恶心、口腔黏膜炎)、皮肤反应(手足综合征)、代谢及营养类疾病(食欲下降、低钾血症)、肝胆系统疾病(血胆红素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全身反应(乏力)、血液系统疾病(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嗜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发生率 > 2% 的 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腹泻、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呕吐、皮疹、高甘油三酯血症和 AST 升高。导致中断或停止吡咯替尼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呕吐、ALT 升高和皮疹。吡咯替尼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妊娠期患者目前尚无吡咯替尼用于妊娠期女性的相关资料。动物试验中观察到对胚胎的毒性。建议育龄女性在接受吡咯替尼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至少 8 周内应采用必要的避孕措施。如在妊娠期间使用吡咯替尼,应告知患者可能对胎儿产生的危害,包括发育障碍和严重畸形。妊娠期间,本品仅在对母亲的潜在益处大于风险时才可以使用。哺乳期患者本品是否经乳汁排泄的动物试验正在进行中,尚不清楚本品是否经人乳汁排泄。因为许多药物都经人乳汁排泄,因此建议哺乳期妇女在接受吡咯替尼治疗期间停止母乳喂养。儿童患者尚缺乏吡咯替尼在 18 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不推荐 18 岁以下患者使用。
吡咯替尼
2022-02-23